关于辩论的一些思考

前一段时间,尝试了一下辩论这个新事物。
起因是学校组织了一场辩论赛。虽然我对辩论一无所知,但我仍然带着好奇,加入了这场辩论赛。
第一次辩论自然是困难重重,但同时也收获满满。从最初的结结巴巴、不知所措,到逐渐能够稳定输出、组织语言、构建论点,并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这其中的收获与成长,自然弥足珍贵。在辩论的过程中,我有许多的思考。
说到辩论,你会想到什么?
辩论的积极作用大家自然都耳熟能详,什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、学会换位思考、查找资料……随便在网上一搜,就可以看到一大堆千篇一律、陈词滥调、不知所云、废话连篇、东拼西凑、狗屁不通的胡言乱语 🙁
如果只是看网上的那些水文,辩论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,但我偏要说出它的坏处。
首先,辩论的本质是立场之争,而非真理之辩。作为辩手,我们必须根据辩题和被分配的立场去构建论证体系,而非基于个人真实的思考和立场进行表达。这意味着,我们常常需要为一个自己并不认同的观点辩护,如同戴着面具,扮演着另一个自己。这与演讲有着根本的区别:演讲是灵魂的独白,是演讲者思想的表达;而辩论则更像是一场角色扮演,辩手维护的并非自己的观点,而是他人预设的立场。即使在内心深处,我们明知自己的论证存在漏洞,也必须巧舌如簧,强词夺理,为自己的“违心之言”寻找合理的解释。这种言不由衷的感受,常常让我感到如鲠在喉,甚是不适。
其次,尽管在理论上,逻辑是辩论的基石,是评判胜负的关键因素。但在现实的语境中,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,即所谓的“政治正确”总是凌驾于逻辑和事实之上。即使“政治正确”根本不符合逻辑,甚至歪曲事实,辩手也无法对其进行质疑或反驳。这让那些不认同“政治正确”的辩手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无力。不是说辩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吗?但这这种在划定的范围内的“思考”,又有多大的意义呢?
最后,辩论的最终目的,往往是说服评委和观众,赢得比赛的胜利,而非探寻真理,追求真知。从赛前的讨论与磨合,到比赛时的唇枪舌剑,再到赛后的复盘总结,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如何取悦评委,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更具说服力,而鲜有人能够真正地深入思考辩题本身,探寻其背后深层的意义。这让辩论逐渐沦为一场表演,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深度和意义。
总体上来说,辩论带给我的感觉是:我总是在为别人而发言,而不是为我自己而发言。这与网上所说的各种好处大相径庭,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而打破这种虚假繁荣的唯一途径,便是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,有人能够说出那句:“并非如此”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